跳到主要內容

【大屯山】群峰:植物彙整


第一張是在【大屯山西峰】回望【面天山】(有反射板那座山頭)、【向天山】。
第二張是往【大屯山主峰】路徑上,回望【面天山】、【大屯山西峰】、【大屯山南峰】(依序從右到左)三個山頭。

【大屯山】連峰五個山頭算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經典路線。
對於以追求里程、追求速度的山友來說,【大屯山】連峰這條路線具備基本距離和爬升,算是縱走基礎路線。
對於喜好地理的山友來說,【大屯山】+【七星山】七連峰則是著名的台灣火山地形。
對於喜好植物生態的山友來說,陽明山國家公園涵蓋的區域北降現象顯著,1000m海拔就可以出現中海拔山區特性。
短短距離之內同時有低海拔溪谷(〖內雙溪古道〗群、三芝古道群),箭竹草原、中海拔丘陵區(〖風擎步道〗),山谷小平原(二子坪、大屯坪),在小小範圍之內聚集了幾種不同地理型態所催生的生態。

以往不太了解,為何要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?
過去總覺得這國家公園海拔不高,不像玉山、雪霸國家公園有著大量百岳,而且陽明山國家公園離都會區如此的近,公園區內佈滿許多人工建物。
心裡深深懷疑著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初衷為何?
不過,隨著心態放下單純追求里程、速度、風景的爬山,開始關注不同地理區域所出現相同或是不同的植物生態,開始體會陽明山國家公園這裡的獨特性,似乎開始慢慢認同國家公園的必要性,也開始拋棄那些單純以「爬山、運動」作為出發點的質疑。
因此在遊記的撰寫方向,也越來越側重地理位置與植物的整合。
在方法上,通常會先整理路線軌跡方向性,其次整理所記錄的植物在這軌跡上的分佈,並進一步根據物種在不同路線上出現的位置來做整合。
這樣的轉變才兩三年,比較有心得的是大屯尖葉槭和雙葉蕨這兩個比較常見的植物,希望這個方法可以持續下去。

大屯山系植物相關彙整

  1. 相簿:【大屯山】系植物
  2. FB:【好野遊 賞台灣

  3. 【大屯山】群峰:植物彙整
  4. 〖二子坪步道〗〖大屯坪步道〗植物賞
  5. 〖菜公坑步道〗植物賞


  6. 【七星山】2018植物賞
  7. 〖七星公園〗植物賞


  8. 【小觀音山】、〖大屯溪古道〗植物賞


  9. 〖內雙溪古道〗群植物賞
  10. 擎天崗〖風擎步道〗〖冷擎步道〗植物賞


這篇彙整是三次行程累積的資料,分別是2017的【大屯山】五峰、2020年【大屯山】四峰、【大屯山】主峰,
2017年還沒有非常認真的紀錄植物,而且一次走五個山頭,時程上比較緊湊,因此資料很少,
2020年將【大屯山】五個山頭分成兩次行程,紀錄的資料增加很多,而且時間上間隔一個月,也有不同花季的植物紀錄。

2020.04.28 【大屯山】主峰

  1. 植物相簿:2020.04.28 【大屯山】主峰
  2. 遊記:多次遊 【大屯山】群峰
  3. FB:【好野遊 賞台灣
  4. 路線紀錄:【大屯山】群峰「向天池」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【大屯山西峰】【大屯山南峰】【大屯山主峰】

這次行程目標只有【大屯山】主峰,因此路線上是典型的主峰步道路線:
從巴拉卡公路上的「鞍部登山口」出發,從〖大屯坪步道〗下山回到「大屯自然公園」,再回到二子坪遊客中心坐公車下山

鞍部登山口

還沒有進入主峰步道,就在鞍部登山口前的停車場,看到一些需要紀錄的細節,因此,還沒有出發就開始減慢行程。

台北菫菜
「台北菫菜」相簿。
心得: 〖菫菜〗遊記彙整
「菫菜」彙整相簿


這張「台北菫菜」有兩個基本特徵:裸露的柱頭(菫菜典型特徵)、翼瓣內側無細毛(台北菫菜特徵)。

這張是「台北菫菜」另外兩個基本特徵:短花距、花萼萼片上的細毛。
「台北菫菜」是大屯山區非常常見的小花朵,已經多次拍攝,在整理過程當中發現遺漏了「托葉」這部分特寫,
所以在巴拉卡公路旁看到大量「台北菫菜」,就先花點時間補足這一部分的資料。

翻開「台北菫菜」蓮座莖葉,可以看到基部有幾片批針狀的托葉,以前以為這是嫩芽,現在看起來應該是托葉。
這張也可以看到「台北菫菜」葉梗上有許多細毛。

疏葉卷柏
相簿:「疏葉卷柏」相簿
相簿:「卷柏」相簿

以前都只注意到「生根卷柏」,沒注意到「疏葉卷柏」其實也蠻多的。


狹瓣八仙花
「狹瓣八仙花」相簿。
心得:〖華八仙彙整〗狹瓣八仙花、華八仙


「狹瓣八仙花」的花雖然和「華八仙」非常接近,葉序也都是十字對生。比較顯著的差異是:「狹瓣八仙花」葉緣鋸齒和深刻的葉脈,這兩點和「華八仙」差異頗大,較為容易分辨。

花序:聚繖花序。

「狹瓣八仙花」一大叢聚繖花序中間會有一大群猶如浩瀚繁星的兩性花,旁邊都會有幾朵「不孕花」護衛著,負責招蜂引蝶。
「狹瓣八仙花」不孕花。

這是「狹瓣八仙花」不孕花,不孕花也是有雌蕊子房柱頭和短短幾根雄蕊(雄蕊長度明顯要比兩性花短一點點)。
那四瓣大型優雅的白色片其實是萼片,不是花瓣(花瓣是在雄蕊旁那四五片比雌蕊略小的薄片),這看起來更加清新脫俗,吸引更多君子好逑。

上次在大屯自然公園曾經記錄到「狹瓣八仙花」不孕花萼片一開始是典雅青綠色,張開之後才變成清新白色,顏色變化真的很優美。(後來看到朋友照片,快要凋零時,這萼片會出現紅色斑)

「狹瓣八仙花」一個小花梗只會有一朵不孕花,並不會每一個小花梗都會有不孕花,所以一大叢聚繖花大約四五朵不孕花,而且不孕花都會很識相的長在周遭,不會遮住負有傳遞花粉授粉使命的兩性花。

「狹瓣八仙花」兩性花雌蕊柱頭。

「狹瓣八仙花」兩性花的雌蕊柱頭有四根突起,看起來也好像雄蕊。

「狹瓣八仙花」兩性花的雄蕊。

而雄蕊數量多、近十根,乍看很像從雌蕊子房上長出來,其實是從背後偷偷伸出來。

「狹瓣八仙花」花瓣

「狹瓣八仙花」花瓣有五片,張開來躲在雄蕊後面隨風飄逸。

烏皮九芎
相簿:〖安息香〗烏皮九芎

在鞍部登山口停車場,看到一顆還在盛開的「烏皮九芎」。
「烏皮九芎」雖然是台灣原生種,不過算是景觀樹種,花型漂亮,陽明山能見度頗高,這一陣子常常看到有山友分享「烏皮九芎」白色小花朵。

「烏皮九芎」樹形高大,垂掛滿滿小白花,非常華麗,難怪可以成為景觀樹種。
聽說「烏皮九芎」花有香味(當下沒有聞聞看),「烏皮九芎」是安息香科,安息香科的越南安息香、安息香是精油樹種之一,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用「烏皮九芎」的樹脂製做精油??

「烏皮九芎」葉序互生,葉緣鋸齒不甚明顯,都當作全緣。

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

匐菫菜(如意草)
相簿:「匐菫菜(如意草)」相簿
心得: 〖菫菜〗遊記彙整
相簿:「菫菜」彙整相簿


除了「台北菫菜」,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兩旁也出現不少「匐菫菜」。
這次只紀錄一下,「匐菫菜」葉梗上的披針形托葉,補足之前缺漏的環節。

托葉特寫:


「山寶鐸」
相簿:〖百合彙整〗山寶鐸相簿。
心得: 〖百合科〗「山寶鐸、南投山寶鐸、台灣山寶鐸」遊記彙整
相簿:【植物彙整】百合


還好之前在「七星公園」認識「山寶鐸」,這次一進入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,就發現箭竹叢下「山寶鐸」著實不少,只是早已過了花季,這次沒有看到花朵。


「菝葜」
相簿:〖藤彙整〗菝葜


不知道名稱的植物,莖上有刺。
看這葉面上的紋路,應該是某種「菝葜」,只是不確定是哪一種??




天南星
「天南星」彙整相簿

沒有停留去特寫佛焰苞裡面柱頭形狀,難以分辨是「長行天南星」?還是「台灣天南星」?


蘭崁馬藍
「蘭崁馬藍」相簿。
「馬藍」相簿。
心得:〖馬藍〗彙整

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上也發現幾株「蘭崁馬藍」,只是數量很少,不若〖二子坪步道〗那樣數量非常多。


不知道名稱的植物(某種藤)

乍看到這種三角心型葉子,還以為看到某種菫菜,不過仔細看葉莖,比較像是某種藤。(還無法確定)


不知道名稱的金花蟲(紫豔大猿金花蟲?或是:甘藷猿金花蟲?)



萎蕤(又名:玉竹、葳蕤)
相簿:「萎蕤」相簿
心得:「萎蕤」遊記彙整。

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在鞍部登山口-助航站這一段的石階梯步道旁有非常多的「萎蕤」,數量和〖菜公坑步道〗差不多。
不過,〖菜公坑步道〗的「萎蕤」多數比較幼小,成熟植株不多,〖大屯山主峰步道〗這裏有比較多成熟「萎蕤」,一路上還在盛開的「萎蕤」就有五六株。


2020.03.25 大屯山四峰

  1. 植物相簿:2020.03.25 【大屯山】四峰植物賞
  2. 遊記:多次遊 【大屯山】群峰
  3. FB:【好野遊 賞台灣
  4. 路線紀錄:【大屯山】群峰「向天池」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【大屯山西峰】【大屯山南峰】【大屯山主峰】

「清天宮」登山口

腎蕨根部水球
「腎蕨」相簿。

根部水球,非常甘甜好吃。


台灣馬藍
「台灣馬藍」相簿。
「馬藍」彙整相簿。
心得:〖馬藍〗彙整

「清天宮」往「向天池」路上,看到這常見的「台灣馬藍」。

藍染植物的「馬藍」,台灣有幾種:
外來歸化種:
  1. 「馬藍」(,又名「大菁」,主要的藍染植物,因為葉片較大,比較可以生產較多的藍染色料)。
原生種的:
  1. 台灣馬藍。
  2. 蘭崁馬藍
  3. 曲莖馬藍(#曲莖蘭嵌馬藍,顧名思義花和「蘭嵌馬藍」很像,差異是葉形和枝條轉折)。
  4. 腺萼馬藍(顧名思義,萼片上有很多細毛)
  5. 長穗馬藍(顧名思義,花序呈長條穗狀)

「台灣馬藍」的花形、葉形和「馬藍」非常相似,不過顏色差異大,尚容易分辨。
「台灣馬藍」花色是淡藍紫,「馬藍」花色是淡粉紅偏紫。
「台灣馬藍」、「馬藍」的葉形相似,都是這種大型、細長、末端尖針、葉緣鋸齒。
「馬藍」葉片會更大片一些,不過,不放在一起很難光從葉片判斷。


尚不知道名稱的植物



石龍子
「爬蟲類」相簿。


常見的「石龍子」,上圖是成年的「石龍子」體色,下圖是年幼的「石龍子」鮮艷體色。


華八仙
華八仙相簿」

還不會分辨「華八仙」、「狹瓣華八仙」之間差異。


猜測是「鬼懸鉤子」
心得: 〖懸鉤子〗彙整
「懸鉤子」相簿。

型態看起來是像是某種懸鉤子,目前尚未確定,先猜測是「鬼懸鉤子」。


大屯尖葉槭
「大屯尖葉槭」相簿。
心得:【槭彙整】大屯尖葉槭
心得:台灣原生〖槭〗遊記彙整

在往「向天池」路上,看到幾棵纖弱的「大屯尖葉槭」,沒想到在這種陰暗路線,也可以看到,畢竟「大屯尖葉槭」還是需要良好日照才能長得好。


黃花鼠尾草
「黃花鼠尾草」相簿。

一開始看到這葉緣鋸齒狀,誤以為這應該是 #台北菫菜 之類的。(可能更多人會聯想到薄荷)
整理照片過程,越想越不太對,因為菫菜大都心型或是劍型,而且葉面大都油亮,這棵葉行偏向國字臉,和菫菜差異頗高。
後來又想到這一天拍到不少 #韓信草,葉緣鋸齒狀,這會不會也是韓信草呢??
對照一下,雖然和韓信草葉子表面質感頗為相似,但是韓信草的葉子也是心型,所以,這也不是韓信草。
大屯山區像薄荷一般葉緣鋸齒的小草實在很多,同時像這種心型偏國字臉形狀的小草也是不少,本來一度放棄去辨識,反正以後有緣再認識就好。
突然想起來去年10月,在〖大屯溪古道〗瘋狂綻放的「黃花鼠尾草」葉子似乎有點像,對比之下,這果然就是「黃花鼠尾草」。


唐杜鵑(大屯杜鵑)
大屯杜鵑(唐杜鵑)」相簿
「杜鵑」相簿。


桃紅色的杜鵑,一般郊山比較容易看到「金毛杜鵑」,顧名思義,「金毛杜鵑」葉片上有明顯細毛(且有點反卷),
而「大屯杜鵑」葉片明顯光華無細毛,且沒有反卷。


金銀花



台灣山菊
「台灣山菊、台灣款冬」相簿。



假福王草



扁背馬陸
「昆蟲」相簿。



〖向天池〗


匐菫菜(如意草)
「匐菫菜(如意草)」相簿。
心得: 〖菫菜〗遊記彙整
「菫菜」彙整相簿


一開始被那很長的 #唇形花瓣 下唇戽斗形狀所迷惑,以為這是 #台灣菫菜。
整理照片才注意到,「台灣菫菜」唇形花瓣上唇四片花瓣的形狀不是像細長捲曲翅膀,比較是發育不良縮短方形翅膀。
同時有:
「唇形花瓣戽斗下唇」、「唇形花瓣上唇四瓣細長捲曲翅膀」,「小型菫菜」、「大屯山區」這四點。
應該是:「匐堇菜」。
「台灣菫菜」的龍骨瓣也有著非常顯著戽斗形狀,和「匐堇菜」不同的是,「台灣菫菜」花瓣上唇四瓣(旗瓣、翼瓣)不會捲曲。
另外一個差異就是葉形,「台灣菫菜」葉片上有斑紋。

全球有900多種堇菜。(模糊印象,光是台灣也有40多種菫菜,這數字很不確定)。
雖然可以粗分成幾大類,但是同一類型裡面相似性頗高,差異都在很細微的地方,像是葉型、走莖無莖、細毛無毛、花瓣下唇..........有著幾種不同組合,光是依賴某一個特徵,幾乎很難完全確認。
像是這一棵「向天池」附近的「匐堇菜」,下唇戽斗捲起來,像是鳥尖嘴型,會誤以為是「台北堇菜」。

分辨菫菜,大致可以從四個方向著手:
  • 葉形:堇菜葉形兩大類型:「圓心型、劍心型」。
  • 花冠龍骨瓣:堇菜兩大類型:「鳥尖嘴、戽斗」兩種花冠龍骨瓣。
  • 花梗、花萼細毛:花距上方「花梗、花萼」是否有細毛?
  • 莖:是否走莖?
這幾點算是初步分辨的依據。
  • 「匐堇菜」的花:

    在大屯山區看到一大片菫菜有兩點可以分辨:「匐菫菜」和「台北菫菜」。

    1. 前面提到的「花冠龍骨瓣戽斗形狀」。(「匐菫菜」戽斗、「台北菫菜」鳥尖嘴)
    2. 「花距」上方花梗和花萼是否有細毛?(「匐菫菜」無毛、「台北菫菜」有毛)
    這張照片可以看到第一點「花冠龍骨瓣戽斗形狀」。

    這張照片是第二點:「匐菫菜「花距」上方花梗和花萼沒有有細毛」。
    「花距」上方的萼片、花梗是否有細毛??也是分辨「匐菫菜」、「台北菫菜」差異的明顯部位。(可以對比一下「台北菫菜」相簿

    「匐菫菜」上方的萼片、花梗都沒有細毛,「台北菫菜」有,這點差異很大。

    「匐菫菜」常常和「台北菫菜」 混居在一起,雖然「台北堇菜」花型稍大一點點,但是「台北堇菜」也有小花形,加上葉形和「匐菫菜」類似,所以不能用「花大小、葉形」這兩點來分辨。
    這張照片裡面,可以看到很多戽斗型的花冠龍骨瓣。
  • 「匐堇菜」的葉形:
    「匐堇菜」葉形:圓心型、單色、表面油亮無毛、葉緣鋸齒。(可以對比一下「台北菫菜」相簿

    其實「匐菫菜」、「台北菫菜」葉形有點相似,不放在一起難以區分。
    (「 台北菫菜 」有些葉形會拉長一點呈橢圓心型,不過「 台北菫菜 」圓心型、橢圓心型兩種葉形都很多,難以區分)。
  • 「匐堇菜」的莖:
    「匐堇菜」的走莖,所謂的走莖就是葉子沿著一條莖長出來。

    菫菜的葉序分成兩種:
    一種像是蒲公英那樣從根長出葉子。
    一種就像「匐菫菜」有些葉子沿著莖長出來。
    (可以對比一下「台北菫菜」相簿

  • 「匐堇菜」的果莢:
    還蠻小巧可愛的。

台灣蛇莓
「台灣蛇莓」相簿。

「台灣蛇莓」,原來誤以為是翻白草,仔細看應該是「台灣蛇莓」。

一開始以為副萼片大小接近花瓣,可能是「蛇莓」,但是「臺灣蛇莓」副萼片也有接近花瓣大小。
這到底是「蛇莓」?還是「臺灣蛇莓」?拍的照片資料太少,很難進一步分辨了。
只能因為「臺灣蛇莓」分佈廣、海拔低,大概認定這是「臺灣蛇莓」。

備註:
2021.02.25修正:
萼片和副萼片接近,整朵花直徑不到兩公分,這是「臺灣蛇莓」。
後來在大屯坪那裡看到「蛇莓」副萼片比萼片大許多,整朵花直徑約3公分多。

禺毛茛



大花細辛
「大花細辛」相簿。
「細辛」相簿。

其實很久以前就在【七星山】、〖內雙溪古道〗、〖風擎步道〗一帶,看過「大花細辛」,只是那時都以為這是某種天南星科,沒有想到是馬兜鈴科。
「大花細辛」一直讓我很困擾。

困擾的點有:
  1. 「大花細辛」葉片紋路很多樣,很難由葉面紋路來界定。(光是上面這張照片就有兩種紋路)
  2. 另外一種常見的細辛:「薄葉細辛」雖然是單純青綠色,不過,「大花細辛」也有單純青綠色的葉片。
  3. 「大花細辛」有一個亞種「大屯細辛」,和「大花細辛」差異只是花的顏色。(網路資料:「大屯細辛」的花是紫色)
  4. 「大花細辛」、「大屯細辛」、「薄葉細辛」三者差別都是花。(網路資料:「薄葉細辛」的花是三瓣型)
  • 「大花細辛」葉:

    這種變葉模式,是「大花細辛」典型葉面紋路。

    「大花細辛」也有這種和「薄葉細辛」一般的純綠色紋路,光看葉子很難分。

  • 「大花細辛」花:
    「大花細辛」的花藏在根部,不撥開來根本看不到,花很醜,聽說有臭味,真是好奇誰幫它們授粉??(逐臭之蟲,哈哈)

    幸運的,這朵「大花細辛」花朝上,可以看到雌蕊雄蕊,花瓣帶有黃色,應該是「大花細辛」。

    「大花細辛」花的造型好像某部老電影《異形奇花》啊!
    帶有黃色應該是「大花細辛」。




普陀南星(申跋)
「天南星」相簿。





野鴉樁
「野鴉樁」相簿。



枯葉蛺蝶
「蛺蝶」相簿。
「巧遇蝴蝶」相簿。

本來想說很幸運在「向天池」附近遇到這隻「枯葉蛺蝶」,不過這隻很緊張,警覺性超高,根本很難接近,這張已經是最接近的距離。

雖然很難接近,所幸「枯葉蛺蝶」內翅色澤很特殊,非常好認。

早田氏蛇根草
「蛇根草」相簿。

這花萼萼片上有著瘤狀突起表面,這是「早田氏蛇根草」典型特徵。

自從在〖平頂古圳〗認識「蛇根草」之後,發現蠻多溪谷或是潮濕地區,都可以看到「蛇根草」和「早田氏蛇根草」。
(在【加里山】、〖一坑古道〗、〖絹絲瀑布步道〗都曾經發現過「蛇根草」)

沒想到在【向天山】附近也可以看到「早田氏蛇根草」,看來【向天山】真的是很潮濕的區域。

石葦
「石葦」相簿。
「蕨」相簿。





變葉懸鉤子
「變葉懸鉤子」相簿。
心得: 〖懸鉤子〗彙整
「懸鉤子」相簿。



斯氏懸鉤子
「斯氏懸鉤子」相簿。
心得: 〖懸鉤子〗彙整
「懸鉤子」相簿。


注意萼片上像刺一般細毛。
本來以為可能是「刺花懸鉤子」,不過看到這幾朵花苞的花序,應該是「斯氏懸鉤子」。


〖向天山〗


紅邊黃小灰蝶
「紅邊黃小灰蝶」相簿。
「巧遇蝴蝶」相簿。
「灰蝶」相簿。

在【向天山】附近遇到的這隻蝴蝶就天不怕地不怕,我緩慢靠近,都不為所動。
拍攝當下還不會辨認這是什麼蝶?所幸很多二子坪遊記都會提到,很快就查到這是「紅邊黃小灰蝶」。
(原來「紅邊黃小灰蝶」幼蟲吃火炭母草。)

這隻「紅邊黃小灰蝶」是雌性,內翅上翅色斑是橙色,就是雌性。(內翅有紫色斑是雄蝶)


印度黃芩(耳挖草、韓信草)
「印度黃芩(耳挖草、韓信草)」相簿。

再度邂垢〖向天山步道〗上的「印度黃芩」(又名:「耳挖草、韓信草」感謝網友告知,台灣習慣用「印度黃芩」)。

細細看還蠻有味道的,據說是很常見的小草,可是我也只遇過兩次,若不是前幾天整理到前年的照片,一時還想不起來它的名字。
若不開花,真的和一大堆小草都長得很像啊!聽說這也是治療跌打損傷、解熱的傳統藥草(很多野草都是解熱啊)。

兩年前是在〖坪頂古圳〗上看到「韓信草」,所以以為它喜歡潮濕環境,這次是在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石階梯上看到,有點訝異在這種風大較為乾燥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它,看來是生命力旺盛的小草。


台北菫菜
「台北菫菜」相簿。
心得: 〖菫菜〗遊記彙整
「菫菜」彙整相簿

其實這次也看到不少「台北菫菜」,只是這次旅程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紀錄。

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之間拍到的這張,花瓣下唇龍骨瓣明顯的鳥尖嘴型。(當然,還有一個特徵是:「台北菫菜」花瓣上唇四瓣(旗瓣、翼瓣)比較碩大,比下唇龍骨瓣大很多,「匐菫菜」下唇比較大)

對比側拍「台北菫菜」,可以看到「花距」上方的萼片和花梗都有細毛。

45度斜側看「台北菫菜」,可以同時看到下唇鳥尖嘴和花距上方的細毛。


金毛杜鵑
「金毛杜鵑」相簿。
心得: 〖杜鵑〗遊記彙整
「杜鵑」彙整相簿



傅氏唐松草
「唐松草」相簿。

這花型是典型「唐松草」模樣。
一路上其實在不少路段都看到「傅氏唐松草」,像煙火般的花瓣,蠻吸引人的。

在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之間拍到這「唐松草」依照海拔是「傅氏唐松草」(聽說「傅氏唐松草」也會出現在高海拔的百岳)。

中間偏右上的這兩片三圓爪葉子是典型「唐松草」的葉形,網路資料中的六種唐松草葉子都很像。

中間左下花的側拍,那是「唐松草」花萼萼片。

台灣有六種唐松草,只有「傅氏唐松草」會出現在低海拔,還不熟悉六種唐松草的差異,沒有特別拍到什麼足以辨認的特徵。


牛奶榕
「牛奶榕」相簿。



〖面天山〗

鐵樹



南國小薊
「南國小薊」相簿。
「薊」彙整相簿。


最近大概是「南國小薊」花季,幾週前的〖風擎步道〗和這次【大屯山】群峰,很容易看到豔麗的「南國小薊」。
朋友說這好像冠狀病毒,哈哈,疫情當下,很容易聯想。


大花細辛
「細辛」相簿。



紅楠(豬腳楠)
「紅楠(豬腳楠)」相簿。
「楠」彙整相簿。

「紅楠」、「台灣赤楠」、「紅芽赤楠」似乎是不同樹種,目前還不太會分辨。

「紅楠」的果(萼片尚未掉落)



「紅楠」的葉



「紅楠」的花序:頂生圓錐花序



「紅楠」的樹幹型態




印度黃芩(耳挖草、韓信草)
「印度黃芩(耳挖草、韓信草)」相簿。



傅氏唐松草
「唐松草」相簿。





黃花酢醬草


不知道為何有個印象,以前很常看到「黃花酢醬草」,但是現在大都看到的是「紫花酢醬草」?


「面天秤」


大屯尖葉槭
「大屯尖葉槭」相簿。
心得:【槭彙整】大屯尖葉槭
心得:台灣原生〖槭〗遊記彙整

「面天坪」附近,也看到幾棵樹形嬌小的「大屯尖葉槭」,「面天坪」這裡陽光稍多,「大屯尖葉槭」長得比清天宮那裡要好一些,不過還是比不上【石梯嶺】、「二子坪」、「大屯坪」。
這次重點不是「大屯尖葉槭」,紀錄比較少。


早田氏蛇根草
「蛇根草」相簿。



佛氏通泉草
「通泉草」相簿。


往【大屯山西峰】路徑岩壁上,竟然發現幾株孤單的「佛氏通泉草」。
通常有水源才會看到「佛氏通泉草」,難道這裡有小溪流??


伏石蕨
「伏石蕨」相簿。
「蕨」相簿。



尚不知道名稱的植物



〖大屯山西峰〗


薄瓣懸鉤子(虎婆刺)
「薄瓣懸鉤子(虎婆刺)」相簿。
心得: 〖懸鉤子〗彙整
「懸鉤子」相簿。


目前也是懸鉤子花季,陽明山國家公園可以看到很多種懸鉤子花朵。

看到網路資料說,「薄瓣懸鉤子(虎婆刺)」和「刺莓」都有著艷紅色莖脈,
差別在於開花的那一梗複葉,「薄瓣懸鉤子(虎婆刺)」是3~5片,「刺莓」是5~7片。


因為有重複部分,所以目前只能確定:
  • 開花梗複葉3片:「薄瓣懸鉤子(虎婆刺)」。
  • 開花梗複葉7片:「刺莓」。


〖大屯山南峰〗


大花細辛
「細辛」相簿。

這次沿途看到很多「大花細辛」。


「長行天南星」?還是「台灣天南星」?
「天南星」相簿。

這究竟是「長行天南星」?還是「台灣天南星」?
這種好多葉片圍著中心一圈的葉序就是「輪生葉序」。
有許多種植物都有這種「輪生」葉序,除了天南星,還有像是「鵝掌柴」,「七葉一枝花」......
光是天南星科,也有好幾種輪生葉序: 蓬萊天南星、長行天南星、台灣天南星..........
「蓬萊天南星」的葉子很寬,和另外兩種尚容易區分,只是「長行天南星、台灣天南星」無法用葉子區分。
網路資料上說,要切開天南星花苞(佛焰苞)才能分辨「長行天南星、台灣天南星」這兩者。


昆欄樹
「昆欄樹」相簿。
心得:【孓遺植物】昆欄樹

第一次認識「昆欄樹」是前幾週在〖風擎步道〗上看到「昆欄樹」車輪造型的蓇葖果,沒有想到可以在這次旅程看到「昆欄樹」的花。

這張是這次所帶的鏡頭最特寫的距離,這次鏡頭無法更加特寫,所以幾天後又出發補拍。
可以和幾天後拍攝的對比:
〖二子坪步道〗〖大屯坪步道〗植物賞
看得出來,這張「昆欄樹」花朵的雄蕊一整排都還在垂掛中,很像是裙襬。

花序:總狀排列,蕾絲串珠轉盤,很像是馬戲團裡面的特技表演,很有喜感。
long景一點,這花朵和葉子對比,可以看得出來這花朵非常的小。


七葉一枝花
「七葉一枝花」相簿。

這是【大屯山】連峰上常見的「七葉一枝花」,陽明山國家公園這裡「七葉一枝花」的數量真的蠻多的。

中高海拔還有一種「狹葉七葉一枝花」,差異是低海拔的「七葉一枝花」有葉柄,葉寬比較寬(偏向卵形)。
中高海拔的「狹葉七葉一枝花」葉片狹長針狀、沒有葉柄。(所以會和「台灣天南星」有點像。)
「七葉一枝花」典型花瓣,花瓣看起來就像葉子,上面也有葉脈模樣。


〖大屯坪〗〖二子坪〗

下【大屯山南峰】之後,時間有點晚,所以放棄【大屯山主峰】,直接從〖大屯坪步道〗〖二子坪步道〗回到「二子坪」下山。

野梧桐
「野梧桐」相簿。


乍看「野梧桐」的三角葉形,還以為看到「台灣三角楓」,心裡驚喜了一下,後來看到互生的葉序,確定不是「台灣三角楓」,而稍稍冷靜。


大屯尖葉槭
「大屯尖葉槭」相簿。
心得:【槭彙整】大屯尖葉槭
心得:台灣原生〖槭〗遊記彙整

在〖大屯坪步道〗〖二子坪步道〗這兩條短距離步道上,發現有不少「大屯尖葉槭」,數量雖然沒有【石梯嶺】一帶多,不過,和冷水坑差不多數量,「大屯坪-二子坪」這裡的地形蠻像「冷水坑」,沒有高大樹叢遮住陽光,可以讓「大屯尖葉槭」很健康的生長。
(不過,「大屯坪-二子坪」這裡的大屯尖葉簇沒有花、也沒有翅果)


蘭嵌馬藍
「蘭崁馬藍」相簿。
「馬藍」彙整相簿。
心得:〖馬藍〗彙整

這是〖二子坪步道〗上的「蘭崁馬藍」,聽聞「蘭崁馬藍」很久,沒想到在〖二子坪步道〗這麼多。


因為擔心錯過最後一班108環園公車,急著要趕到二子坪等公車,快要到達「二子坪遊客中心」時,才注意到路線這一群紫色小花朵,整理照片之後,才發現原來這是「蘭崁馬藍」。
  • 「蘭崁馬藍」的花:

    「蘭崁馬藍」花色也是偏淡藍紫色(和「台灣馬藍」較為接近)),不過,有兩點差異:
    1. 「蘭崁馬藍」花冠裡面和外側都有明顯斑紋色塊,「台灣馬藍」沒有斑紋,這點差異頗大。
    2. 「台灣馬藍」花冠裡面有些許細毛,「蘭崁馬藍」花冠裡面沒有細毛(這差異尚待確認)。
  • 「蘭崁馬藍」的葉:

    「蘭崁馬藍」葉形:偏圓型、小、末端尖、葉緣鋸齒、對生。(這和「台灣馬藍」差異頗大)
    「蘭崁馬藍」葉片表面、嫩芽(不確定這是花苞還是嫩葉芽?)上有不少細毛。
    而且有疑似氣孔的針狀突起(細毛和氣孔這兩點和「台灣馬藍」差異頗大)。若不開花,個人會誤以為這是某種野牡丹葉子。
  • 「蘭崁馬藍」的分佈:

    隔週再度去探尋〖大屯坪步道〗,發現從【大屯山南峰】就開始出現大量的「蘭崁馬藍」(令人好奇的是,這次路線一直到【大屯山南峰】西北側山坡才開始大量出現「蘭崁馬藍」,為何有這樣的分布差異??)

    北部、宜蘭溪谷都很容易看到「馬藍」和「台灣馬藍」,在這些溪谷倒是不太常見到「蘭崁馬藍」,讓人好奇的是「大屯坪-二子坪」為何有這樣多的「蘭崁馬藍」?


  1. 植物相簿:2020.03.25 【大屯山】四峰植物賞
  2. 遊記:多次遊 【大屯山】群峰
  3. FB:【好野遊 賞台灣
  4. 路線紀錄:【大屯山】群峰「向天池」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【大屯山西峰】【大屯山南峰】【大屯山主峰】

2017.02.19 【大屯山】群峰植物

  1. 植物相簿:2017.02.19 【大屯山】群峰:植物
  2. 遊記:多次遊 【大屯山】群峰
  3. FB:【好野遊 賞台灣
  4. 路線紀錄:【大屯山】群峰「向天池」【向天山】【面天山】【大屯山西峰】【大屯山南峰】【大屯山主峰】

〖向天池〗

【栗蕨】


【尚不確定名稱的蕨】


【筆筒樹】


這棵光禿禿的是筆筒樹枯樹。

常常看到高大的樹蕨,一律稱作筆筒樹。
每每在郊山漫步時,常常會遇到這樣高大的蕨類,然後不禁說出口:「啊!好漂亮的筆筒樹」,但是這真的是筆筒樹嗎?

筆筒樹、臺灣桫欏、臺灣樹蕨、鬼桫欏這四種樹蕨,的確只有筆筒樹、臺灣桫欏比較高大,所以看到如此高大的樹蕨,只有筆筒樹和臺灣桫欏這兩種可能。

請見彙整:四種桫欏科樹蕨:筆筒樹、臺灣桫欏、臺灣樹蕨、鬼桫欏

【台灣桫欏】


臺灣桫欏可以長到5~10公尺,筆筒樹可以長到10公尺以上,筆筒樹的確比較高大,但是很難用樹高來判斷,尤其,遇到年輕的臺灣桫欏、筆筒樹,樹高可能都差不多。
還好,筆筒樹、臺灣桫欏有個很大差異。
就是臺灣桫欏的枯葉,通常會在頂端殘留一陣子,看起來像是裙襬。
而筆筒樹的枯葉,會一下子就掉光,因而在樹幹上殘留一孔一孔的紋路,像蛇皮一般(所以又叫蛇木)。
因此,「樹高」輔以「枯葉」這個特徵,上面這張照片中的高大樹蕨是:臺灣桫欏。



【大屯山南峰】

『台灣胡麻花』



大屯山陽明山有名的花季大概就是11月芒花或是竹子湖人工栽植的海芋。
二月走一趟大屯山,注意到這隱身在草叢之中的小白花,若不是開花時節,會以為這只是尋常的雜草。
後來,發現各地方都有網友拍到台灣胡麻花的蹤影,才醒悟現在這個時節正式胡麻花花季(這大概是臉書目前讓人稱許的功能)。





【大屯山主峰】

「台北菫菜」





「鞍部登山口」

『筆筒樹』
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小觀音山】、〖大屯溪古道〗植物

上面這張是角桐草,下面這張是黃花鼠尾草。 10月剛好是角桐草、黃花鼠尾草花季,〖大屯溪古道〗滿滿盛開中。 這篇彙整前後相隔四年的【小觀音山】、〖大屯溪古道〗行程,一篇是2019年10月,一篇是2015年7月,除了季節差異,2015年那時尚不能關注到太多植物。 【2019.10.13【小觀音山】群峰、大屯溪古道 植物相簿: 【小觀音山】、〖大屯溪古道〗植物 遊記(2019年): 二訪【小觀音山】群峰、大屯溪古道 遊記(2015年): 2015.07.25【小觀音山】群峰下〖大屯溪古道〗 FB:【 好野遊 賞台灣 】 Part A、 【小觀音山】群峰 這次在小觀音山稜線看到不少杜鵑,可惜沒看到開花,網路資料說這些稜線上的杜鵑是「大屯杜鵑」(又名:唐杜鵑、中原氏杜鵑), 大屯杜鵑也是深桃紅色(花色和金毛杜鵑非常像),要辦認大屯杜鵑和金毛杜鵑,要看葉子,葉子上有厚厚的毛,而且黏黏的,就是金毛杜鵑。 等杜鵑花季,再來小觀音山探查一下。 「寒苺」 一開始不太確定這是「寒苺」?還是「虎耳草」? 「虎耳草」葉形雖然很像寒苺,不過虎耳草中間的葉脈顏色明顯很淺,很像白紋,和「寒苺」的區隔很大。 這植物葉脈是黑線條,應該是「寒苺」。 「杜虹花」(又名:台灣紫珠) 蠻常見的紫色果子。 「大屯細辛??大花細辛??」 往小觀音山北峰的箭竹叢下看到這不知名小草,猜測可能是細辛之類的。 這是「大屯細辛」?還是「大花細辛」?這葉片顏色很深,又是圓心型,實在不會從葉子去分辨大屯細辛?還是大花細辛? 拍攝當下,不知道要撥開葉子看看花色,所以沒有拍攝到花。 拍攝的地方,可以在背景看到箭竹林、芒草堆,因為這地點,會懷疑是陽明山區特有的大屯細辛。 「異葉木犀」 「異葉木犀」很有趣,同一棵樹上有兩種葉型:全緣、刺葉。 刺葉好像是偏樹木下方,陽光少的部位。樹木上方,陽光多,就會是全緣葉型。 類似有刺葉的還有「冬青」、「刺葉桂櫻」兩種, 「苗栗冬青」葉子互生和照片這棵不一樣。 「刺葉桂櫻」也是有兩種葉型:全緣、刺葉,只是「刺葉桂櫻」刺葉形態的刺比較短。 「??」(尚不確定品種) 這種小黃花,好像金絲桃,曝光沒處理好,有點過曝,希望找得到。 Part B、〖大屯溪古道〗 「角桐草」 10...

【七星山】植物篇(〖七星公園〗)

這是從【小觀音山】主峰眺望【七星山】群峰。  這篇匯集多次從不同路線走【七星山】拍攝觀察的植物。 植物紀錄:「 【七星山】2020.04.17 〖七星公園〗植物賞 」 植物相簿: 2020.04.17 〖七星公園〗 植物紀錄:「 2018.12.22 【凱達格蘭山】-【七星山主峰】-【七星山南峰】 」 植物相簿: 2018.12.22 【凱達格蘭山】-【七星山主峰】-【七星山南峰】 植物紀錄:「 2018.03.14 【七星山主峰】(苗圃登山口-小油坑)〖水車寮水圳步道〗 」 植物相簿: 2018.03.14【七星山主峰】(苗圃線) FB:【 好野遊 賞台灣 】 地理資料 【七星山】主峰,小百岳編號02、標高1120m,台北市最高峰。 【七星山】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官方重點推廣的路線,陽明山大縱走的十個山頭當中的中心點,算是台灣北部相當熱門的登山路線。 陽明山國家公園官方規劃了三條登上七星山的路線,分別是: 〖冷水坑線〗:「冷水坑遊客中心」旁的登山口起登。 官方標示「七星山冷水坑線」,單程2.1km、爬升380m。 先經過【七星山東峰】,再到【七星山主峰】。 「東南-西北」走向。 〖小油坑線〗:「小油坑遊客中心」停車場旁的登山口起登。 官方標示「七星山小油坑線」,單程1.6km、爬升315m。 先經過【七星山主峰】,再到【七星山東峰】。 「西北-東南」走向。 〖苗圃線〗:陽明山童軍中心公車站旁的苗圃登山口起登。 官方標示「七星山苗圃線」:單程2.4km、爬升584m。 先到【七星山】主峰和東峰之間的鞍部叉路。 「西南-東北」走向。 「七星山苗圃線」是這三條當中,路程最長,爬升最多的路線。 遊記: 多次遊【七星山】 植物紀錄: 【七星山】植物篇(苗圃線、小油坑線、凱達格蘭山遺址區) 〖七星公園〗 植物紀錄: 【七星山】植物篇 植物相簿: 2020.04.17 〖七星公園〗 遊記: 多次遊【七星山】 FB:【 好野遊 賞台灣 】 這是在七星公園拍的「山寶鐸」,可能是花季末期,數量不多。 2020年在〖二子坪步道〗尋得「蘭崁馬藍」、〖菜弓坑步道〗尋得「紫花菫菜」「萎蕤」,希望來得及在花季末可以找到「山寶鐸」。 「2020.04.17 〖七星公園...